開源、節(jié)流始終都是積累財富的必要手段。
作為一個男生,作為一個很容易就把自己過得很苦逼的男生,除了有事兒沒事兒卸載淘寶這種拙劣手段,沒啥心得。我認為節(jié)流一定是建立在生活有質量的基礎上,聰明消費(注意不是節(jié)?。?br style="box-sizing:border-box !important;padding-bottom:0px;margin:0px;max-width:100%;word-wrap:break-word !important;padding-left:0px;padding-right:0px;padding-top:0px;" />
既然節(jié)流沒啥發(fā)言權,那就聊聊開源吧~
我對開源的定義很粗暴,即除了工資收入以外的一些收入。但這次要聊的,也不包含理財收入,一篇文章解決不了這么多問題。
我所理解的開源方法,大抵這四種就能全部概括了。老朋友都知道,我一直希望提供解決辦法,而不是簡單的羅列例子。所以,希望能給你帶來一些啟發(fā)。
一、一技之長很關鍵
在開源這件事上,有一技之長的朋友很占優(yōu)勢。但是,基于技能的開源,一定伴隨著長時間的積累。
你總要熬過一段漫長的“干付出還看不著錢”的時期。所以,如果沒有興趣做支撐,真的很難堅持下來。
這種賺錢方法的本質,是你對自我個性的肯定與熱愛,賺錢只是隨之而來的回報。
包括設計、寫作、出售知識版權、各種形式的作品等等。想賺到這種錢,看似沒什么門檻,實則門檻極高—你能堅持嗎?
二、用勞動、知識、時間換錢
這應該是最適合普通人、年輕人的方法了。以前的文章說過幾次,這種開源方法的核心在于—找到需求,并且有能力滿足需求。
這沒什么難的,無非就是多打幾份工,很多大學生都能做得不錯,低級一些的,發(fā)發(fā)傳單,高級一些的,做家教。難度大難找到的需求,回報自然也高。
很多斜杠青年正是靠這這種方式開源的。更贊的是,現(xiàn)在想找到一份潛在需求真的太容易了,好多軟件都在幫你。比如,拉勾網最近推出的兼職平臺大鯤、老平臺豬八戒,我一直給朋友安利的自客,滴滴uber,可以將知識和閱歷變現(xiàn)的平臺如在行、分答、值乎...
三、整合資源開源,靠信息不對稱賺錢
這就是比較高級的方法了。比較考驗你的人脈和格局。前者決定你能籠絡多少資源,后者涉及利益分配,做不好的話,很容易把關系搞砸。
慢慢培養(yǎng)一個習慣,把自己珍視的朋友,工作伙伴,列在一個單子上。時不時地定期聯(lián)系下,約著聚聚。有的朋友經常不聯(lián)系,最終結局就是生疏了。別說什么經不起考驗的朋友不是真朋友,誰又不該你的,瞎考驗什么啊。
常出于無目的地連絡朋友,讓他們知道你還是掛念人家的。沒空就在微信上閑聊幾句,有空了見面聚聚,喝點啤酒(我的習慣)。對方自然會對你印象不差。
想起我有一個女性朋友就是,本職工作清閑,平常常接一些設計,插畫的私活兒。每逢大節(jié)日,總會給曾經跟自己合作過的伙伴寄一些自己做的小禮物。一直邀約不斷,口碑甚好。
四、掌握流量,把流量變現(xiàn)。
可能是姿勢最舒服的開源方法了。舉個例子。如果你的微信公眾號下面有廣告位,點擊一下就有幾毛錢的收益,很不錯吧。嫌少?換個角度看,1萬元的本金,年化6%的收益,1天的利息大概1.6元。如果你的廣告欄每天被人點擊兩下,就相當于有一萬元幫你賺了一天的利息。還嫌少么?
在我看來,賺錢真的是一門藝術,在信息時代,年輕人具有時間優(yōu)勢和快速學習的能力,賺錢的機會真的太多了,但區(qū)別是,有人昂著頭對到手的小錢不理不睬,而有人愿意踏踏實實的俯下身子做事。
差距就這樣慢慢拉開了。